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做好预算公开更是提升行政效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金华市财政局聚力抓好三个关键点,积极回应企业和群众的关注热点,不断推进预算公开工作提质增效。
一、制度先行,拿稳开局基础分
聚焦建章立制,推动预算公开全流程标准化。一是推动预算公开形式标准化。市财政局积极与省财政厅沟通对接,及时了解并掌握部门(单位)预算公开的新要求、新动态,确保公开形式符合政策要求。二是推动预算公开内容标准化。第一时间印发预算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公开内容、公开时间等相关要求,并重点突出民生实事项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信息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确保公开内容全覆盖、无遗漏。三是推动预算公开操作标准化。编印《公开操作手册和操作说明》,并通过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部门单位预算公开工作水平,为预算公开工作打好基础。2023年,共开展上门服务、资讯答疑236次,发放手册近100册。
二、数字赋能,拿下过程速度分
聚焦系统构建,推动预算公开智能化、便捷化。一是推动打造填报系统化。积极谋划研发预算公开操作系统,在征求各部门单位开发需求基础上,组织召开多轮研讨会,梳理形成共性需求清单及个性需求清单,确保系统功能兼具齐全性和可操作性。2024年2月,金华市预算公开操作系统上线试运行。二是推动提升填报智能度。系统谋划批复、填报及审核、公开情况统计、单位管理等模块,首次实现部门(单位)预算公开文字和表格等基本格式的自动生成,并根据部门(单位)性质不同,生成填报内容的个性化模板,大大减轻部门(单位)工作量,填报时长缩减至原来的1/5。三是推动提升公开精准度。依托预算公开操作系统,实现公开数据自动取数并填充,部门只需填写支出方向、增减原因等内容,并对“增减原因”的填写设置必填项,严格设定填报内容,切实提升各部门(单位)填报完整性和精确度。
三、质量铸魂,冲刺关键决胜分
聚焦公开质效,把好各类环节提升预算公开质量。一是推动审核前置。自2024年开始,首次实现预算公开审核工作全部由公开“后”转到公开“前”,各部门(单位)需对部门本级及下属单位开展前置自查,推动加强部门(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强化会审力度。针对预算公开内容,由财政部门进行集中会审,并同步开展线上指导工作,建立工作群答疑解惑,做到“边审边改”,今年预算公开累计退回修改问题近200次。三是抓好及时公开。会审通过后,由部门(单位)在规定公开时间向社会公开。截至2024年3月22日,市直部门、单位均已公开2024年度部门(单位)预算,实现部门(单位)预算公开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