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机床 浙中崛起”底气何在?

发布日期: 2025-05-19 10:42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张益晓 浏览量: 字号:[ ]

近日,金华130余家机床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参加“金华机床 浙中崛起”链群配专场活动,旨在共同搭建机床产业链协同平台,助力金华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浙中崛起。

“金华机床 浙中崛起”,底气何在?

好势头里有信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华机床产业一度辉煌,产业规模与产值居浙江第二。前期,市领导带队走访调研机床企业,在忆往昔展未来中,不少企业家期待“金华机床产业实现浙中崛起”。

工业机床是金华十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去年以来,我市建立“链长+链主”协同推进机制,组建产业链专家顾问团,制定印发《金华市工业机床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同时,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积极构建“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分类培育体系,产业发展呈现好势头。

数据显示,全市已培育机床整机及关联企业182家,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5.7亿元,增速达8.4%。今年一季度,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增速达11.6%。

纵向比较成绩可喜,横向比较亟需追赶。我市工业机床产业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如在全省产业规模占比不突出、产业链配套能力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以及企业整体能级有待提升等。

招商服务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机床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17.6%。

4月30日,浙江海帝克机床有限公司年产600台高端数控机床建设项目启动。海帝克董事长朱国飞介绍,新厂区规划40亩,总投资2亿元,其中设备投资9000万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各类机床2000台以上,年产值5亿元。”

市投促中心党组成员严祎说,围绕“强链主、补链条、优生态”核心目标,精心制定招商重点策略,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

行业发展有排头兵

4月21日至26日,浙江金汤机床有限公司在北京国际机床展精彩亮相,斜床身数控车床、车削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等新产品,吸引俄罗斯、土耳其、葡萄牙、巴西等国的新客户,达成一笔笔可观的交易。

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施,是“工业心脏”更是“国之重器”。当前,我市工业机床行业涌现一批排头兵,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有力支撑制造业发展。

今年年初,走过百年发展历程的浙江杭机股份有限公司获新荣誉——省级“未来工厂”,进一步推动企业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目前,杭机股份在精密磨削技术和制造领域拥有43项有效专利,核心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平面磨床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去年,该公司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项目7项,新获专利、软著14项,“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磨抛加工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做全球顶尖高端机床领导企业是长期目标。”杭机股份副总经理冯永杰说,一方面,要打破海外技术壁垒,解决高端数控机床“卡脖子”问题;另一方面,要占据国内中高端机床市场绝对领导地位,争做国内高端领域第一。

在位于武义县的浙江金澳兰机床有限公司大型整机装配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装配客户定制的高精密压力机。金澳兰副总经理李胜强介绍,公司专注高精密压力机20多年,在家电领域市场占有率居前三,与格力空调、美的、比亚迪、长城汽车等开展深度合作,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的冲压解决方案。

哪里有客户痛点,哪里就有生意。李胜强举例说,针对传统冲床能耗高问题,金澳兰提供伺服技术,节能超30%;针对换模时间长、柔性化不足的情况,提供一键换模系统,换模时间小于3分钟。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0余项, 浙江省首台(套)产品7项, 国家、行业标准制定17项。

产业生态建设有合力

产业生态是各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跨区域跨领域复杂系统,强调产业的共生互动与协同发展,其本质是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创新链横向融合、要素链网络化配置而形成有机的整体。

市经信局党委委员姜勃表示,产业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市打出一套组合拳,全力推进工业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技术创新,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联合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搭建“工业机床创新联合体”,重点攻关高端数控系统、精密传动部件等“卡脖子”技术。积极布局新材料与新工艺应用。引入碳纤维、超硬合金等高性能材料,提升机床的耐磨性和热稳定性,满足高精度加工需求。探索增材制造(3D打印)与减材制造(数控切削)的融合工艺,拓展工业机床在复杂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场景。

——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竞争力。构建“链主企业+配套企业”生态。重点扶持本地龙头企业成为链主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技术输出等方式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形成数控机床、功能部件、智能控制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争取省级政策支持,吸引国内外高端装备企业落户金华。推进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广“未来工厂”模式,引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设备远程监控与预测性维护,降低能耗与生产成本。

——优化市场应用生态,提升国产化率。政策引导国产设备优先应用。大力推广“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降低用户采购国产高端设备的风险,鼓励本地企业优先采用金华制造的工业机床产品。举办工业机床产需对接会。搭建制造商与航空、汽车等重点行业用户的合作平台,扩大本地设备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份额。拓展新兴市场与国际合作。针对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推动出口导向型产品开发,如性价比高的中端数控机床,并借助共建“一带一路”拓展海外渠道。

——强化人才引育,破解“双缺”难题。一方面,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金华市技师学院等合作开设“工业机床专项班”,定向培养数控编程、设备运维等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推广“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模式,吸引高校教授与企业技术骨干联合攻关。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兄弟省、市相比,金华机床产业规模较小、实力相对较弱。在未来发展中,我们要借助政策东风,通过推动产业链上下联动,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金华市企业联合会机床行业分会会长金正钢说,推动机床整机企业优先采用金华地区的机床零配件是今年分会的重点工作之一。

对此,浙江金汤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晓伟表示,有信心为金华地区机床用户提供竞争力强的产品以及优质服务,也将优先选用金华企业的机床零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