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索 引 号: 11330700002592599F/2025-0115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机关: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9-26
文 号: 金政办发〔2025〕43号 统一编号: ZJGC01-2025-0011
有 效 性: 有效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社会福利
发布日期:2025-09-28 08:56 来源: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量: 字号:[ ]
政策解读(文字版)

金华市民政局关于征求《金华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金华市民政局关于征求《金华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反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金华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9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金华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4〕38号)精神,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发展我市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加快发展银发经济,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老照护服务、老年用品、医养康养、养老金融、智慧养老等重点产业。到2027年,全市银发经济营业收入达2625亿元,增加值达652亿元。

二、培育发展重点产业

(一)发展养老照护服务产业。

1.扩大老年助餐服务。因地制宜推广中心食堂集中助餐、社会餐饮企业分散助餐等8种老年助餐模式,鼓励引导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建设或改造一批邻里食堂、助餐配送点,鼓励邻里食堂市场化、社会化运营。到2027年,全市有老年助餐需求的村(社区)服务全覆盖。在农村开展邻里助餐“加双筷子”行动。引导餐饮、商贸物流企业和互联网平台参与老年助餐服务,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到2027年,引导30家餐饮企业、50家物业企业参与老年助餐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各县〔市、区〕政府均为责任单位,下文不再列出,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拓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建设,提供健康巡诊、康复护理、助浴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深化养老服务“爱心卡”集成改革,推动物业、家政、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大力培育为老服务组织、企业、机构等资源下沉农村,为更多老年人提供“6+N”助老服务。到2027年,全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建成率达20%,“爱心卡”应用率60%以上。(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

3.完善机构照护服务。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实长护险失能等级评估、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肢体残疾等级评定“多评合一”服务机制。到2027年,全市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稳定在520万人以上,定点服务机构200家以上。深入推进养老机构“金享颐养”品质提升行动,探索创新“老青互助”“青年入院”养老服务模式,开发大学生实习见习岗位。到2027年,全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率达65%以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高品质养老服务机构。(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残联

4.扩围适老化改造。加大公共空间、消费场所、公共服务设施等无障碍建设力度。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稳步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老旧电梯更新,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到2027年,全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8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和电梯更新850台以上。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到2027年,全市居家适老化改造累计撬动消费3亿元以上,惠及老年家庭3万户以上。(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民政局、市残联

(二)发展老年用品产业。

5.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引导企业研发功能性老年服饰、鞋帽等产品,加强家具、家电、厨房用品等适老化研发设计。支持企业加强服务机器人研发,重点开发健康管理、心理慰藉、休闲陪护等机器人产品。到2027年,新增30家相关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功能性老年服饰、鞋帽等产品研发,新增15个产品纳入工信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6.创新康复辅具产品。推动康复辅具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行业深度合作,支持企业升级助听器、矫形器、智能轮椅、康复护理床、中医康复器具等产品。到2027年,全市新增康复辅具类医疗器械产品不少于15个。培育老年康复辅具租赁市场,配套发展康复辅具洗消行业。支持永康建设康复辅具产业园区,举办康复辅具展览展会。(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残联

7.拓展药食同源保健产品。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深加工。加强再生医学、激光射频等在抗衰老领域的应用。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应用于老年病诊疗。以铁皮石斛、灵芝、黄精、葛根等婺产特色原料,发展适合老年人的饮品、药膳、糕点等养生产品。鼓励药膳餐饮企业连锁化运行。支持金东区发展老年“彩妆+”产业。支持磐安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

8.培育老年用品消费市场。统筹推进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培育老年用品消费市场。支持义乌整合老年用品产品资源,依托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老年用品产品消费专区,打造银发消费集散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双牵头〕、市发改委

(三)发展医养康养产业。

9.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业态。建设市级老年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医养结合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四大中心。推进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全覆盖、安宁疗护服务市域全覆盖、医养结合机构规范化服务全覆盖。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快建设老年病医院和康复医院。到2027年,全市医养结合机构达65家以上,6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医保局

10.丰富老年教文体服务业态。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搭建老年教育服务平台,设立老年大学(学校、学堂),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老年教育网络。到2027年,村(社区)老年学堂覆盖率达50%以上。鼓励发展面向老年群体的广播、影视、短视频、书画等行业,支持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交流展示,重点针对老年人完成每年送戏1000场、送书10万册、送展览讲座300场。加强老年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每年组织开展“银发体育”相关赛事交流活动60场以上。(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

11.扩大老年旅游服务业态。完善老少同乐、家庭友好的酒店、民宿等服务设施。丰富老年人旅游产品,鼓励景区、旅游酒店推出面向老年群体优惠措施,开发家庭同乐游、青春怀旧游、休闲保健游等主题产品。探索“公司(社会组织)+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旅居养老。支持兰溪、浦江、磐安打造旅居养老目的地。加强旅居养老宣传推介,建立金华康养旅居联盟,吸引长三角乃至全国老年人来金旅居康养。到2027年,老年人旅游人次年均增长5%以上,完成20家以上景区适老化改造提升,新增30条以上老年人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发展养老金融产业。

12.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发展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基金等产品。积极发展长期护理、健康管理服务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持续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参保工作。(责任单位:人行金华市分行、市民政局、金华金融监管分局

13.优化养老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支持保险机构在风险有效隔离基础上,以社区为载体,通过“保险+社区”等形式,重塑保险业助老为老服务模式。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保险+健康+养老”一体化服务,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协同推进金融机构打造为老服务“银色家园”综合体。(责任单位:金华金融监管分局、市政府办公室、市民政局、人行金华市分行

(五)发展智慧养老产业。

14.加强科技攻关创新。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养老和医疗机构组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围绕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康养、抗衰老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前瞻性、突破性科技攻关项目。到2027年,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不少于20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数据局

15.加快智慧产品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等智能设备在各类养老场景集成应用。扩大健康管理、养老监护、康复护理、安全监管、心理慰藉等智慧产品供给。到2027年,推进20家养老机构应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

16.加强数据要素支撑。依托“浙里康养”“互联网+医疗”等数字平台,统筹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要素赋能银发经济发展。整合康养领域数据资源,规划建设“银龄乐购”服务平台。加强公共数据技术监测和监督检查,提高养老数据安全应用能力。(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

三、激发市场活力

17.培育壮大经营主体。鼓励各类企业发挥技术、市场、人力资源等优势,积极布局专业养老服务、辅具用品、智慧养老等银发经济产业领域。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国有企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产业。探索建立银发经济企业服务机制,做好政策宣传和企业跟踪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

18.打造银发经济品牌。鼓励银发企业向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连锁化经营,培育一批银发经济龙头企业和“银发品牌”。鼓励行业协会举办优质渠道对接会,支持企业参加各类“老博会”“康博会”等活动。鼓励行业组织制定为老服务和产品的团体标准,鼓励为老服务机构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到2027年,培育5家养老服务机构品牌化、连锁化运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

19.拓展银发消费场景。结合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敬老月”活动,引导大型商超举办主题购物节。通过发放消费补贴(券)等形式,促进老年人及子女消费。大力推广“银发燕居”“老年赛事”“银发购物”等消费场景,激发银发经济活力。畅通消费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置涉老产品服务的投诉举报,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双牵头〕、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

四、强化要素支持

20.统筹银发经济产业布局。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养老服务设施和银发经济产业用地需求。在依法合规、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利用闲置商业、办公等存量资源改(扩)建养老服务设施。到2027年,全市改(扩)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2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双牵头〕、市民政局、市资规局、市建设局

21.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积极争取银发领域项目资金,用好用足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鼓励支持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担保、基金等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银发经济领域项目。(责任单位:人行金华市分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金华金融监管分局

2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技工院校优势,开展养老领域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医疗护理员、助餐点厨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到2027年,开展养老服务行业培训1.5万人,新增技能人才0.3万人。(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

本行动方案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附件:金华市发展银发经济主要指标清单(2025—2027年)


附件

金华市发展银发经济主要指标清单(2025—2027年)

                                                                                                                                                  单位:亿元

序号

指标内容

2023

(参考值)

2024

(参考值)

2025

(目标值)

2026

(目标值)

2027

(目标值)

年均增速(%

1

银发经济营业收入

1855.7

2026.9

2209

2408

2625

9

2

银发经济增加值

461.12

503.29

549

598

652

3

养老照护服务产业

增加值

34.47

38.29

42

46

50

4

老年用品产业增加值

215.57

236.90

258

281

306

5

医养康养产业增加值

85.62

87.38

92

97

102

5

6

养老金融产业增加值

84.52

98.47

107

117

128

9

7

智慧养老产业增加值

15.27

14.93

16

17

18

5